
稳定币重塑全球货币新格局
货币的演变始终映射着人类历史上的巨大挑战。 黄金通过稀缺性巩固了信任。纸币延伸了国家的权威。银行体系在国家间扩大了信任。每一次变革都源于必然——危机迫使社会重新思考货币的架构。
如今,新的篇章正在展开。我们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在这个日益动荡和分裂的世界中维护稳定和准入。
美元稳定币的出现,既是现实中的风险,也是机遇。它们并非金融边缘的投机性代币。它们是将美元的信任延伸到全球、即时、可编程形式的数字工具。
这就是为什么我把稳定币称为美元的数字操作系统。它们不是一种新的货币,而是对旧货币的重新配置,以适应新常态的需求。
全球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
当一种货币失去信誉时,人们会本能地寻求更安全的价值基础。这就是我在“未来挑战”中描述的模式:当人们对现有体系的信念动摇不信任时,新的知识和活动就会涌现,以恢复平衡。稳定币就是这种应对措施的体现。
在阿根廷,人们苦苦挣扎,通货膨胀吞噬了他们的积蓄:“我的工资是比索,但我的账单却以美元计价。去年,我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财富。有了稳定币,我终于可以持有数字美元,不用再去银行柜台了。”
在肯尼亚,阿米娜看到了银行服务失效的地方:“这里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但并非人人都有银行。稳定币让我可以从国外收款,以美元储蓄,并在需要时在当地兑换,无需中间商抽成。”
在中国,义乌商人将其视为一道门户:“国内支付无缝衔接,但跨境支付却很难。有了数字货币,我可以在几分钟内实现全球价值转移,并参与到海外的机遇中。”
在欧洲,大卫强调效率:“我们的财务部门过去常常忙于处理各种截留和代理银行的问题。现在,我们用数字美元在几秒钟内结算客户付款,并实时进行对账。”
四个不同的现实,一个共同的故事:当货币贬值或系统放缓时,对稳定性和效率的需求加速了稳定币的应用。
系统性全面应用
在通货膨胀不断摧毁财富的拉丁美洲,稳定币正在成为事实上的价值储存手段。阿根廷超过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用户持有稳定币而非投机性代币,而且现在汇款以数字美元的形式流动,成本也低得多。
在通胀率超过60%的土耳其,USDT主导着点对点市场,充当着数字货币“代理美元”的角色。在美元获取渠道受到严格管控的尼日利亚,稳定币绕过了美元贬值和限制,成为家庭和企业的实用货币。
在亚洲,商家依赖稳定币进行贸易结算,菲律宾的海外工人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稳定币向国内汇款,以降低费用并减少延误。与此同时,在欧洲和美国,这种整合已在制度层面上展开。PayPal 的 PYUSD 已将稳定币引入数百万用户,而代币化证券和回购交易也已依赖稳定币进行结算。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到2024年,稳定币的国际流通量将超过2万亿美元,全球市值约为2800亿美元。这不再是边缘活动,而是系统性全面应用。
控制与必要性之间的调节
稳定币的快速崛起也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他们必须面对创新与主权之间的平衡。
在美国,国会仍在讨论旨在强制实施全面储备支持、透明度和联邦监督的框架。然而是进展缓慢,现实情况是全球采用的速度比立法速度更快更大。
欧盟在这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将于2025年生效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规,为稳定币制定了全球首个全面的框架。发行人必须持有现金或国债储备,发布信息披露,并接受欧洲银行管理局(EBMA)的监管。MiCA,就像数据隐私领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一样,可能成为全球基准。
在新兴市场,监管机构也面临着自身的悖论。由于当地货币崩溃,民众纷纷采用稳定币,但央行却担心“数字美元化”会使其失去对货币政策的控制。一些央行尝试沙盒,另一些央行则施加限制,但都无法阻止对稳定价值的强烈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等全球机构如今已认识到稳定币的必然性。它们对风险发出警告,但也承认对包容性和效率的贡献。全球共识正在转变:禁令并不现实。唯一的出路是协调一致的监管,在不破坏机遇的情况下管理风险。
必须管理的风险
《每个历史性重大机遇都蕴含着风险。稳定币更不例外。》
比如 2022 年 TerraUSD 崩盘或 2023 年 USDC 暂时脱钩等脱钩事件,表明如果储备和治理薄弱,信任将变得多么脆弱。尽管区块链透明度为监管机构提供了现金世界所无法提供的工具,但对非法融资的担忧依然存在。系统性风险也不容忽视:鉴于近 3000 亿美元的流通量,一家大型发行机构的破产可能会波及银行和债券市场。
然而,这些并非关乎存在的缺陷,而是工程挑战:可以通过提高储备质量、多元化托管、独立审计和监管监督来解决。正如银行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成为值得信赖的机构一样,稳定币发行者如今也正在被重塑为未来的数字银行。
从用例到基础设施
它最初是为储蓄者和汇款人提供的一种传输工具,现在正在成为全球基础设施。
- 金融科技公司将稳定币融入钱包和跨境通道。
- 商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商家,接受它们是为了加快结算速度并降低成本。
- 交易者将它们视为加密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支柱。
- 企业和机构尝试以数字美元结算的发票、财务管理和代币化证券。
稳定币不再是一个边缘工具,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悄然崛起,成为代币化资本市场的结算层,这一角色使其成为下一代金融架构的核心。
稳定币与全球秩序——宏观经济影响
稳定币不仅仅是一项金融创新,它们正在成为一股地缘政治力量。美元在全球贸易、金融和储备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通过一个在传统银行之外运作的数字渠道被重新定义。这种转变对各国政府、央行和全球机构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元稳定币强化了美元的地位。它们将美元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历史上被排除在储备货币之外的地区和人群。在长期遭受通货膨胀的国家,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如今充当着平行货币体系的角色,使家庭和企业能够保值并以美元进行交易,而无需触及传统银行体系。这加速了经济学家曾经称之为“美元化”的趋势,但如今,这种趋势并非自上而下强加,而是自下而上地有机地被采纳。
在另一个层面上,稳定币挑战了央行在货币主权方面的垄断地位。当公民选择数字美元而非本地货币时,国家货币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也暴露了国内机构维护稳定的无力。对一些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是一种威胁。而对另一些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是一个将稳定币融入其金融体系并吸引投资的机会。
在全球范围内,稳定币也与储备货币之争交织在一起。尽管关于人民币或欧元谁将挑战美元地位的争论仍在继续。但现实是,美元已经在以数字形式重塑自身。稳定币有效地提升了美元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使其可编程、无国界,并可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即使在华盛顿的直接控制之外运作,也能增强美国的货币影响力。
这就是巨大挑战所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金融实力不再仅仅由央行资产负债表或外汇储备来衡量,而是由承载日常交易的数字轨道来衡量。如果稳定币成为全球贸易和储蓄的标准货币,美元的主导地位不仅将得以延续,还将以一种新的形式进一步深化。
对新兴市场而言,这种双重现实——通过准入获得赋权,通过美元化失去控制——既是巨大的风险,也是巨大的机遇。对发达经济体而言,这代表着一项挑战:如何快速调整监管,避免在已然发生的转型中失去影响力。
根植于自由、信任、快速的新常态
历史转折点的定义在于它能够创造新的现实并建立新的常态。美元稳定币体现了这一过程。它们通过将价值锚定在美元上来应对对当地货币信任的侵蚀,同时将围绕货币的活动和信念重塑为数字化、无边界的形式。
- 对于阿根廷的储蓄者来说,他们可以保住财富。
- 对于肯尼亚的人们来说,它们提供了获得金融生活的途径。
- 对于中国的商家来说,它们提供了跨境自由。
- 对于欧洲的金融科技来说,它们提供了效率和可编程性。
教训显而易见:未来的金融将不再是地方性的、碎片化的、易受通胀影响的。它将是全球化的、即时的、或以美元计价的。
稳定币不是加密货币的支线故事,而是货币转型的核心故事。
它们证明,巨大的挑战、通货膨胀、排斥、低效率既可以带来巨大的风险,也可以带来巨大的机遇。未来已来!